归根结底,
所以这世间之事真是福祸相依,
可要是没有今天这档子事,
怎么说也要多观察考验一番才有可能真正信任他,
而不是像今天这样,
“既然这样,那咱们就开始造势?”
吴晋卿点点头,
李长青刚到京师,正是引人关注和热议的时候,不用炒就有热度,
然而韩世功却摆了摆手:
毕竟这件事想要成功推动,以后也少不了需要李长青的配合,
要是就因为这点小节让对方心生芥蒂,
反正他们要做的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
然而厅内众人没察觉的是,
与此同时,王府客房之中,
原来如此!
如果有人在场就会发现,
此时的李玄不但两眼闪亮,而且眼神清明,哪里有一丝的醉态?
事实上就和宴席间喝得一脸醉态,
然而一转头就能商量军国大事的韩世功、吴晋卿他们一样,
毕竟如今他身负谪仙之体,哪里是那么容易被灌醉的?
想当初在九江的时候,
那么多人给他接风洗尘,轮番敬酒,
今天就韩世功这么几个人,也想把他真给灌晕?
只不过是看韩世功他们一把年纪了还煞费苦心地跟他个小年轻玩车轮战,
也挺辛苦的,
于是他就佯装喝醉,
然后等被送回到客房自己一个人了,
再施展神通偷听一下这些家伙躲到他背后都商量了些什么,
至于说他怎么偷听的,
别忘了他如今也是修炼了修仙之法的,又身负木德之身,
借助附近的草木为耳目探听点情况,
这倒是解开了他的很多疑惑,
这还真是巧了,
而韩世功请他来却是想让他帮忙摇旗呐喊,助推北伐,
双方的目的和计划虽然都不相同,
但在某种意义上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如果真能助推北伐,
不但大侄子他们的外援基本上妥了,
虽说现在他的名气就已经不小了,
但身为文人,尤其是已经入道的文人,又有谁会嫌自己的名声太大呢?
要知道文道的修行本身就是跟自身名气息息相关的,
名头越响,作品传播越广,
譬如这段时间,
因为文道中品和文道下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
如果说文道下品的时候文士的文气还只是涓涓溪流的话,
文道中品就已经如同江河湖海一般,
因而在迈入文道中品之后再想向上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大儒在跨入文道中品之后每提升一个境界往往都需要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苦功,
自他从靳国那边回来,至今也不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
虽然就晋级的效率上来看,
比起已经未迈入文豪之境的时候已经明显放慢,
但要从文气增加的绝对数量上来看,
别人要困顿多年,甚至可能一辈子都难以迈过的关卡,
如今自然传播就已经这样了,
再要配合韩王他们造一造势,他的名头岂不是还要更上一层楼?
只怕文道四品这等顶尖文豪之境,离他也已经不远了吧?
越想越觉得有戏,
看来有必要尽快跟韩王他们开诚布公交流一番,
让他们不用顾忌那么多,
让舆论躁起来吧!
然而他还是有点小瞧自己的影响力了,
事实上都没用韩王他们发力,
“听说了没?诗仙李长青来京了!”
“这么大的消息,我怎么可能没听说?
可惜消息得的晚了,没能赶上,也不知这位诗仙是何等的风采!”
看同伴遗憾的样子,先开口那位顿时忍不住得意起来:
“你是没看到,今天不知有多少人去迎接,甚至连韩王府和秦相府都派人去了,啧,那场面……”